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专升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九章考点(2)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09-18


导读:在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层次的考试中政治是一门必考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的知识点详解和练习题解析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第九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


考纲解读:本章节要求考生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特别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涵和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同样也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他们并没有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问题成为现实的实践问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他还正式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可以划分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没有能够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深人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斯大林去世后,苏共领导人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阶段的观念,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人“全面开展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进一步宣布,“二十年内我们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早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不久,毛泽东就比较正确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他曾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建成做了明确的区分,但是当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这一正确思想没有能够坚持和得到进一步发展,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的盲目乐观情绪。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问题。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后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但是,由于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党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历史阶段的认识后来又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联系起来,认为在进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以前,都是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进而形成了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大过渡”的理论,导致了“文化大革命”更为严重的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还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经初步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但“还不成熟、不完善”。他初次提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命题。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再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明确地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同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四大充分肯定了十三大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历史贡献,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新的科学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科学界定。它说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既不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科学判断。这说明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与科学社会主义所规定的社会基本特征还有较大距离,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超越。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两层含义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关键。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支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得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科学设想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但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虽然都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过一些理论创新,但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这一崭新论断不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错误地估计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左”、右两方面错误的干扰,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锐利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得出了一个深刻的结论: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左”和右都是相对于正确路线而言的,是指偏离正确路线的两种错误倾向。从认识论的特征来看,思想落后于实际是右,思想超越客观实际的发展阶段是“左”。它们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干扰和破坏党的正确路线。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识别这两种错误倾向提供了一个客观尺度和思想武器。看不到或者否认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客观事实,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右的机械论的表现。看不到或者否认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客观事实,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全部当作中国的现实,就是“左”的空想论的表现。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才能不断排除右的,但主要是“左”的干扰,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以上就是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的部分考点总结,内容仅供考生参考,如需获取全部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还可以与在线指导老师联系领取。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九章考点(3)
下一篇
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九章考点(1)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