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网站为考生整理了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课文阅读部分的课后练习题和答案,习题的练习可以有效巩固知识点的记忆和总结,能够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以下练习题和答案仅供参考。
河南成人高考语文课文阅读练习: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请从结构上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3.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诗的艺术特色的?
参考答案
1.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清幽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描绘了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2.诗的首联开篇破题,直写雨后秋夜。接下来的两联以错落的气势,动静相显的手法,捕捉具有特征的景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艺术境界:皎洁的明月,潺潺的泉水;竹林中走出的浣女,莲叶下漂出的渔舟。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的画,也是一首充满画意的诗。尾联直抒胸怀,以“王孙自可留”自喻,表明了自己要远离官场,洁身自好的心志。
3.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以自然的和谐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如诗的二联写明月、清泉、松石,意在表现诗人高洁的心志;三联写喧哗的浣纱女、唱晚的渔舟,意在写政通人和,表现诗人对社会美的追求。
4.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以上就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课文阅读山居秋暝的课后练习题和答案,考生如需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点击领取2020河南成人高考学习资料和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