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专升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专升本《医学综合生理学》第七章(能量)知识点总结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07-30

能量代谢
一、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熵
1.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是将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2.氧热价氧热价是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机体依靠呼吸功能从外界摄取氧,以供各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需要,同时也将代谢终产物CO,呼出体外,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熵。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肌肉活动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
2.精神活动人处于紧张状态时,由于随之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在安静状态下摄人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摄人的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环境温度
人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开始有所增加,在10℃以下,代谢率便显著增加,30℃以上代谢又会逐渐增加。

体温

一、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的正常值为36.7~37.7℃,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在一昼夜之中,清晨(2:00―6:00)时体温最低,午后(13:00-14:00)时最高。波动的幅值一般不超过1℃。

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在排卵后体温升高,这种现象很可能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一般说来,儿童的体温较高,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体温较低。肌肉活动时代谢加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情绪激、精神及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有影响。
二、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
机体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各内脏中,肝的代谢最旺盛,它的产热量是最高的。运动或劳动时,肌肉为主要产热器官。
(二)散热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一部分热量通过皮肤汗液蒸发来散发,呼吸、排尿和排粪也可散失一小部分热量。主要的散热方式有:
1.辐射散热这是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形式。气温与皮肤的温差越大,或是机体有效辐射面积越大,辐射的散热量就越多。
2.传导和对流散热
(1)传导散热: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水的导热度较大,根据这个道理可利用冰囊、冰帽给高热患者降温。
(2)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交换热量的一种方式。人体周围总是绕有一薄层同皮肤接触的空气,人体的热量传给这一层空气,由于空气不断流动(对流),便将体热发散到空间。风速越大,对流散热量也越多;相反,风速越小,对流散热量也越少。
3.蒸发散热在人的体温条件下,蒸发1g水分可使机体散失2.43kJ热量。当环境温度为21℃时,大部分的体热靠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热,少部分的体热则由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升高,高于或等于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三)发汗及汗液分泌的调节
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称为发汗。汗液的蒸发又称为可感蒸发。发汗是反射活动。人体汗腺接受交感胆碱能纤维支配,所以乙酰胆碱对小汗腺有促进分泌作用。发汗中枢分布在从脊髓到大脑皮质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的是下丘脑的发汗中枢,它很可能位于体温调节中枢之中或其附近。
三、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根据多种恒温动物脑的分段切除实验看到,切除大脑部分结构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动物仍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如进一步破坏下丘脑,则动物不再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专升本《医学综合生理学》第七章(能量)练习题
下一篇
专升本《医学综合生理学》第六章(消化)练习题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