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南成人高考医学类专业专升本层次需要考生考试《医学综合》科目,本网站整理出各章节考察知识点总结供考生参考,考生复习还是要以教材课本为主。
本章节考纲解读
本章节内容为外科感染,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的软组织感染,掌握破伤风的预防,熟悉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
感染的概念、分类及病因
一、概念
外科感染通常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后的感染,约占外科疾病的1/3~1/2。主要由病原菌弓|起,但也可是病毒、真菌及原虫等。外科感染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大部分由几种细菌引起部分即使开始时是单种细菌引起,但在病程中,常发展为几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2.多数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
3.病变常比较集中在某个局部,发展后常引起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并影响功能。
二、分类
1.非特异性感染:如疖、痈、蜂窝织炎、脓肿、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骨髓炎等。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2.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等。
3.发生在手术伤口、创伤或其邻近的感染:如伤口化脓、伤口蜂窝织炎等。
4.手术后在远离伤口部位发生的感染:如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等。
5.在器械检查或插管后发生的感染。
三、病因
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感染称化脓性感染,又称非特异性感染,最为多见。特点为一菌多病,多菌一病,各病间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基本相似。
1.葡萄球菌为G*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强,产生外毒素,易形成耐药性,为疖、痈、急性骨髓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是脓液黏稠、黄色、无臭,也可引起全身感染及迁移性脓肿。
2.链球菌菌种较多,均为G*菌。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如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可溶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纤维蛋白,使感染容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它是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炎、败血症常见致病菌,脓液稀薄、量多、粉红色。而绿色链球菌参与胆道感染及急性心内膜炎。
3.大肠杆菌即大肠埃希菌属,G~菌,致病力不强,脓液稀薄,浆液性,无臭,色灰暗,但因常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如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产生的脓液稠厚,有恶臭和粪臭。
4.绿脓杆菌为G-菌,肠腔内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是烧伤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脓液呈绿色,有特殊甜腥臭,伤口很难愈合,所致败血症严重。
5.变形杆菌G―菌,参与急性腹膜炎、泌尿生殖系统及烧伤创面的混合感染,对大多数抗菌具有耐药性,脓液有特殊恶臭。
6.克雷伯菌属、肠杆菌、沙雷菌属G7菌,原来不致病或毒性低,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易产生药性。
7.拟杆菌G-,无芽孢,专性厌氧菌,为人体内的正常菌株。它常是阑尾穿孔所致的腹膜炎和胃肠道手术后感染的致病菌。其中脆弱类杆菌所致感染较多,并有内源性、多菌性、迟发性、脓液恶臭产气性、查菌双重性和耐药性等特点。
以上知识点总结仅供考生参考,考生备考还要以教材课本为主,考生如需获取更多资料可在页面下方填写姓名和电话点击领取2020河南成人高考学习资料和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