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为考生整理了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跟踪训练习题,习题的练习可以有效巩固知识点的记忆和总结,能够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以下练习题和答案仅供参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的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的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坛。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作者在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结合全文回答)
(2)文章第⑥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
(3)文章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
(4)结合原文,怎样理解“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
(5)试概括本文在表达技巧方面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1)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或“乐器是时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答案意思应当与第⑦段第一句相关。
(2)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3) ①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②是一种忍耐和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
(4)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5)《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的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以上就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跟踪训练习题和答案,考生如需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点击领取2020河南成人高考学习资料和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