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层次的考试中政治是一门必考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的知识点详解和练习题解析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考纲解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刻理解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
一、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全民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为补充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基本原则。
A.国民收入
B.个人消费品计站
C.生产资料
D.社会总产品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A.按资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D.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6.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城乡发展一体化
B.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C.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D.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辨析题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股份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B【解析】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当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3.C【解析】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D【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A【解析】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6.A【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辨析题
1.正确。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所谓控制力,即对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对经济运行态势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力。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2.错误。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也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资本主义性质还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但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用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股份制运用得好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
三、简答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即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它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第三,在宏观调控上,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
四、论述题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个总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20个字的总要求,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以上就是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练习题解析,内容仅供考生参考,如需获取全部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还可以与在线指导老师联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