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层次的考试中政治是一门必考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的知识点详解和练习题解析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考纲解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理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
一、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胡锦涛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民族、各阶层的力量。
(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共产党要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基础力量,这也要求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要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是最先进的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坚定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呈现出新特点,如队伍迅速壮大、素质明显提高、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收入差距有所拉大等,但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发展阶段,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稳定和繁荣是社会稳定和国家昌盛的基础,农民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这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要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蜂耕国中货數最赏气
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首先,知识分子是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广大知识分子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保持一致,一切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五)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根源于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新发展,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他们推动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扩大了就业门路,缓解了就业压力;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保证。
首先,加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巩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和合作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基本条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加强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其次,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依据,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它包括: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二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
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第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民族的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宗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要求他们的宗教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反对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非法宗教活动。第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第五,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大陆同胞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关系,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以上就是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的部分考点总结,内容仅供考生参考,如需获取全部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还可以与在线指导老师联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