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专升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寡人之于国也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10-02


导读:在河南省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专升本层次文史中医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大学语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积累,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考纲中各课文的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思路和技巧,领会考试目标和重点,方便考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掌握程度,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寡人之于国也

一、选择题
1.孟子在本文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
A.胆小的逃兵
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
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
2.孟子在本文中阐述的政治主张是()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王道仁政
D.选贤与能
3.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左丘明
4.“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

C.《大同》
D.《秋水》
5.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
A.称王天下的方法
B.用仁政治理天下
C.夺取王位的方法
D.用武力统一天下
6.下列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文主旨的是()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阅读分析题
1.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影仓:于:焉:凶:加:一
(2)这段文字在全文论证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梁惠王自认为“尽心”,为何却“民不加多”?
2.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将这段文字中的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这段文字论证时使用了哪种性质的论据?
(3)这段文字论证时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具体分析。
(4)这段文字论证了什么观点?
(5)分析“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B4A5.B6.D
二、阅读分析题()
1.(1)于:对于。焉:于是,作兼词用,兼起介词“于”和代词16是”的作用。凶:灾荒。加:更加。
(2)导论,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其“尽心”只是在发生灾荒时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没有彻底实行仁政。
2.(1)战鼓咚咚地敲响,双方兵器一交接,就扔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只不过没有逃跑一百步而已,这也是逃跑呀。
(2)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
(3)类比论证:用逃跑“五十步”类比梁惠王,用逃跑“百步”类比邻国之君,用同是逃跑的错误类比同是没有实行仁政的错误,用“五十步笑百步”类比嘲讽梁惠王笑邻国之君。
(4)孟子指出梁惠王没有在根本上实行仁政,是“民不加多”的原因。
(5)孟子用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所谓“尽心”,实际上与邻国国君的治国方法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同样是没有实行仁政。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秋水
下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季氏将伐颛臾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