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专升本层次文史中医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大学语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积累,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考纲中各课文的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思路和技巧,领会考试目标和重点,方便考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掌握程度,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水调歌头
一、选择题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怀念的对象是()
A.弟弟
B.父亲
C.友人
D.妻子
2.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清明词
B.重阳词
C.端午词
D.中秋词
3.下列属于北宋豪放词人的是()
A.柳永
B.苏轼
D.欧阳修
C.辛弃疾
二、阅读分析题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是怎样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
(2)这首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二、阅读分析题
(1)这首词以仰望明月为线索抒情,上下片作者的思想感情各有一次起伏变化。上片写出世与入世思想的起伏变化。仕途上的坎坷,使他产生了出世的念头,但他的内心还是眷恋着人世间的生活。下片写对人间离别之苦由遗憾到达观的过程。词人先是怨恨月亮好像故意和人作对,偏偏在人离别的时候变圆。但词人又很快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认为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间的悲欢离合也是常有之事,自古以来,难以求全。情绪由焦虑转为解脱,由痛苦转为达观。
(2)这首词一反以往词专门表现艳情的传统,在词中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如上片谈出世与人世的矛盾,结论是,人间虽有烦恼,但也胜过天上的孤寂,表现作者对人间生活的挚爱之情。下片谈对悲欢离合的看法,以自然之理比喻人生之理,指出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应该以通达的态度来看待人生,才能解脱内心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