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专升本层次文史中医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大学语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积累,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考纲中各课文的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思路和技巧,领会考试目标和重点,方便考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掌握程度,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声声慢
一、选择题
1.李清照《声声慢》中融贯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A.丈夫新丧之哀
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
D.孤苦无依之悲
2.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A.晚来风急
B.伤心雁过
C.黄花堆积
D.梧桐细雨
3.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细雨
二、阅读分析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词中九组叠字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二、阅读分析题
(1)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而“点点滴滴”虽然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仍然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自然生动。
(2)这首词表现词人蒙受国破家亡的艰难之后,只身流落他乡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的感情。这种亡国之痛、沦落之苦、今昔之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