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高起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部分第五章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11-27


导读:历史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本科层次文科类专业必考科目史地综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河南成人高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课后练习题及解析。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本章的内容是戊戌变法。




第五章 戊戌变法


本章知识点

戊戌变法指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历时仅103天的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一、公车上书
1.康有为
康有为,广东南海人。1888年,他到北京参加考试,曾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随后,他回广州举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宣传维新变法,成为维新派的领袖。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由于受到封建顽固派的阻挠,没有成功,但它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开始转化为具有实际斗争意义的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也因此而名声大振。不久,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了进步刊物《中外纪闻》,继续宣传变法。各地纷纷响应,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展开。后来,他再次上书,痛陈变法的重要,光绪帝深受震动,决心变法,康有为被授权参与变法。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国外。
2.梁启超
梁启超,广东新会县人,祖父和父亲都是封建文人。他17岁考中举人。1890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会试,开始看到有关西方的书籍,初步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1891年,师从康有为,接受维新思想的影响。1895年,他在北京协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1896年,他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论文,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第二年,他到湖南,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他和谭嗣同的努力下,湖南的变法运动迅速开展。1898年人京,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翻译局。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3.《天演论》
《天演论》是清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自英国人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天演论”即进化论。在书中,严复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来宣传“优胜劣汰”的社会进步理论。同时,他批判了旧有的国家制度和科举制度,指出应给人民以民主自由,并普及西学。这些观点,对戊戌变法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从6月11日到9月21日,新政共推行了103天,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所以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1)内容:①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②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置邮政局。③军事方面,裁汰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④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2)评析: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因此变法受到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②但新政内容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退步了
2.变法失败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6月中旬,慈禧太后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并控制官员任免权。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宣布“临朝听政”,下令逮捕维新派,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

3.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切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但是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当封建守旧势力向维新派发动反扑时,维新变法运动便归于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天演论》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2.下列各项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3.戊戌变法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
A.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B.改革了封建专制体制
C.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挽救了民族危机
二、非选择题
阅读以下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鉴阅奏章,犹不能尽。引自《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引文的作者是谁?
(2)引文反映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二、非选择题
(1)梁启超。
(2)引文反映的是变法中政治方面的一项内容,即提倡官民上书言事。这项内容反映了作者想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愿望。  


以上是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部分第五章的内容,考生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更多河南成人高考资料,如需获取帮助请联系在线指导老师。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部分第六章
下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部分第四章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