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地理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本科层次文科类专业必考科目史地综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河南成人高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课后练习题及解析。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学习人文地理,对于我们现在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的内容是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第四章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本章知识点
了解工业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掌握工业布局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区位因素。对我国的主要工业地区有深人的了解。
一、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工业是采取自然物质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工业就其产品性质,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重工业是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冶金、采矿、机械、电力、建筑材料、化学工业以及新兴的电子计算机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等。重工业产品大部分用于满足生产的需要,也有一部分供生活消费需要,如生活用的电力、煤炭等。轻工业是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纺织、食品、皮革、造纸、化学药品、钟表、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产品大部分是生活消费品,也有一部分用于生产方面,如工业用的织物、纸张等。
二、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分为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两类,它们是影响工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前者包括矿产、土地、水与生物资源等;后者主要有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形、气候、陆地水文、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条件等。
(2)经济因素。包括地区已有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条件、市场消费因素、经济管理体制、区域政策、价格及税收制度等。它们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企业选择最优区位有着重要作用。
(3)社会协作条件。可分为社会服务和生产协作两个方面,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如煤气、自来水、电力,以及通信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等,是现代工业布局的必要条件。生产协作也是现代工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4)劳动力和技术因素。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的选择都有影响。技术因素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和与它相适应的工艺流程与方法,以及劳动者掌握生产工具的技能,三者相辅相成。生产技术进步会相应地改变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布局影响的程度。
(5)环境因素。工业布局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①从污染物的类型考虑,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应布局在居民区盛行风向下风地带的郊外。
②城市工业布局要符合工业布局的原则。
③要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区域综合治理。
④地形的影响。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要布局在盆地或谷地中,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区,以免污染物难以扩散而造成污染事故。
三、工业布局的变化
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布局日益相对集中。同时,也使工业布局有了较高的自由度。
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工业本身的面貌,对工业布局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使工业布局有了明显变化。
(1)新兴的大型工业中心迅速涌现。大型企业管理效率高、投资效益大,产品成本低、质量好而且稳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工业布局由集中走向分散。老工业区的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攀升等,成了促使工业布局由集中走向分散的重要驱动力。现代运输的发展,为工业分散布局提供了可能性。环境问题和劳动力价格问题也是引起发达国家工业分散布局的重要因素。
(3)出现了临空型的工业布局。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前,工业布局有两个基本类型: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
煤铁复合体型:是传统重工业布局的主要形式。相距不远的煤矿和铁矿是该布局类型的基础。典型的煤铁复合体型工业区有: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法国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乌克兰南部工业区、英国伯明翰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临海型:是原料、产品依赖于海洋运输的工业类型。日本工业原料贫乏,其钢铁、机械、化学等工业,都属临海型布局。荷兰的鹿特丹、美国的休斯敦和新加坡的炼油工业,法国福斯的钢铁工业,中国的宝山钢铁联合企业等,也基本上属临海型。
临空型:是随着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出现的工业布局新类型。这类工业,原材料、产品的重量有限,产品却因高技术含量而具有高产值。航空运输成为其主要的运输手段,出现了对原材料和市场依赖性都非常小的新的工业布局类型。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和筑波科学城,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德国的慕尼黑等的电子工业都属于临空型。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区位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兴起,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与一般传统产业也有所不同。首先,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配置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地区,便于获得所需的材料、设备、大量的技术工人和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其次,高新技术产业要求位于大区域内乃至国际间有利的地理位置,对外有极方便的通信网,有快速交通与外部市场、金融和商业中心相连接。现在,各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都将有关企业和配套设施在空间上作适当的集中,成组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例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和我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都是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发展的产业区。
五、我国的主要工业地区
1.四大工业基地
(1)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京等工业中心在内,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大型工业基地。它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5,工业结构以轻型及精密机械、轻纺、电子、化工等工业最为突出,但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2)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较发达,基地范围内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钢铁、化工、机械轻纺等工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10,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3)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鞍山钢铁公司、抚顺煤矿、大连造船厂和化工厂等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轻工业也有较快发展,但是能源、水源供应不足。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靠近香港和东南亚,很多地方是侨乡,为利用外资发展本区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广州、深圳珠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是本区的工业中心,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如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三大工业地带
(1)沿海工业地带——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和经济开放区(辽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珠江三角洲、广西沿海)。这里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带,拥有总吞吐能力达3亿吨的港口,有众多廉价、方便的海运航线,通达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是我国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外向型企业的重要基地。
(2)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包括沪宁杭综合工业区,以及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六盘水、攀枝花为中心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等。这个地带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由沿海深人内地,综合性强的一个地带。这个地带将逐步向着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机械、电子等多种工业部门的方向发展。
(3)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这个地带东起连云港,向西拥有徐州煤炭工业、郑州轻纺工业、洛阳机械工业、西安飞机制造等工业,兰州石油化工、新疆境内的石油工业等基地。兰新铁路西段已与中亚铁路接轨。兰新一陇海铁路将成为从西欧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便利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城市的工业生产属于典型的煤铁复合体型的是()。
A.上海
B.伦敦
C.丰田
D.底特律
2.下列关于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陆交通方便,附近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
B.水陆交通条件方便和开发历史悠久是最大优势
C.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加上有一支技术熟练的产业大军
D.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农产品为轻工业提供丰富原料
二、非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的工业布局图,在图中的A、B、C、D四处分别配置自来水厂、化工厂、钢铁厂、饼干厂,各应如何配置?理由是什么?
(3)钢铁厂应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
(4)饼干厂应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二、非选择题
(1)C 河流上游污染少,水质好
(2)A 河流下游,居民区下风向,对居民区影响小,取水方便
(3)D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铁路运输方便,位于常年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居民区影响小
(4)B 对环境污染小的食品工业,应接近消费市场
以上是河南成人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第四章的内容,考生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更多河南成人高考资料,如需获取帮助请联系在线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