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高起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河南成人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第五章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12-31


导读:地理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本科层次文科类专业必考科目史地综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河南成人高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课后练习题及解析。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学习人文地理,对于我们现在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的内容是人口和城市。




第五章 人口和城市


本章知识点

学习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和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密度;世界人口分布和三大宗教的分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问题
1.世界人口的增长
自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在最初的二三百万年间,人口的发展非常缓慢。18世纪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人口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更是迅猛增长。1999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2000-2005年世界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
2.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通常以一年为期进行计算,用百分之几(%)表示。
3.世界人口问题
20世纪中后期,人们普遍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多数人生活水准停滞,甚至下降。严重的,相当多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非洲中、西部,粮食严重不足。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约有8000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近几十年,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世纪末,老龄化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家。
人口分布不均,是人口问题的又一个侧面。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着诸如住宅、交通、环境污染、社会秩序混乱、教育资源不足、弃儿增多等问题。
二、我国的人口
1.我国人口的增长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发展的情况不一样。1949年以前人口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49一197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20%c以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我国人口增长开始逐渐下降,至200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至6%o。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数量仍将持续增长。

2.我国的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
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国工农业生产不断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快,使人民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就业等方面都遇到很大困难。人口持续增长是我国需要长期面对的人口问题之一。我国的人口问题还表现在人口素质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人民的身体素质还不够好,低能人口还占一定比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工人、农民和技术人才很少,文化水平还较低等。这与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很不适应,提高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国人口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行业结构等。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加速向平均年龄增大和老龄化方向发展。
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同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由于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迟缓,人口增长也就缓慢,从而形成人口分布最稀疏的地区。河水流经地区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带,则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
2.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的影响
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归根结底还要通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起作用。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造成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3.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人口的地域分布都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历史的继承性,是历史的产物。它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改变而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变化又表现出较大的惰性。15州OS
四、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色、黄色和黑色三大人种。
1.白色人种
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等地。近几百年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又逐渐分布于美洲、南非和大洋洲等地。
2.黄色人种
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马扎尔人、芬兰人也属黄种人。

3.黑色人种
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美拉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
五、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我国维吾尔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佛教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藏族、蒙古族、满族、傣族等多有信仰。
六、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使居民点也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城市人口增长缓慢,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大批破产农民涌进城市,使城市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9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到13.6%。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显著的特征: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2001年达48%;二是大城市不断涌现,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90年达288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也出现了,如东京、墨西哥城、上海等。有些城市互相连接,成为规模巨大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如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波士顿--华盛顿,德国鲁尔区,日本东京一横滨、大阪一神户,都已成为巨大的城市群。
七、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对原来的地形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或起伏更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气候:强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气温、降水等要素发生变化,使城市产生热岛
效应,也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形成城市热岛效应,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将郊区大气污染带到城区,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出现紊乱,也使降水、蒸发、径流出现再分配。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出现变化;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转变为城市,农业用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人口由分散变得密集,信息更加发达,文化观念得到提升,教育程度变高。
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78一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39.1%。到2002年年底,我国共有设市城市600个,建制镇20601个。我国大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过程既是乡村一城市的转型过程,又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要求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章节练习

选择题
1.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世界农业生产落后
C.世界环境恶化
D.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中东
B.亚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3.城市的密集性主要表现在()。
A.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B.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C.农业文化与乡村建筑高度密集
D.人口、建筑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
4.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高低主要是指()。
A.人口职业构成
B.人均经济收入
C.国民受教育程度
D.人口的民族构成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D    3.D    4.C


以上是河南成人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第五章的内容,考生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更多河南成人高考资料,如需获取帮助请联系在线指导老师。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第六章
下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第四章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