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地理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本科层次文科类专业必考科目史地综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河南成人高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课后练习题及解析。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学习人文地理,对于我们现在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章的内容是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第一章 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本章知识点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样,存量丰富。自然资源及其分类;土地资源的基本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及其组成,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与环境,世界的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三大林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一、自然资源
从自然界获取,可以利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作自然资源。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受到人类认识能力和技术手段的限制。
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根据自然资源的形态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其中,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二、土地资源
1.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是人类在改造利用土地进行生产和建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不同利用方向和特点的土地利用类别。土地资源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原、滩涂、沼泽、建筑用地等。
2.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和保护
(1)土地资源特点
①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只相当于澳大利亚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罗斯的1/15,巴西的1/7,美国的1/5。
②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③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④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2)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土地资源
①珍惜和爱护极为有限的农业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林地、草场、湿地等资源。
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
③积极治理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1.水资源及其组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大部分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这种冰川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还难以利用。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2.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是由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总的说来,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世界上各洲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量之差就是径流量。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主要指标。大洋洲平均每人占有径流量最多,欧洲最少。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配都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也很大。
3.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不足,很多地区用水紧张;另一方面水资源又遭到严重污染,许多江河、湖泊、水库,甚至地下水,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我国利用水资源的效率还比较低,浪费也相当严重。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解决广大的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减少水污染,我国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如推广喷灌、滴灌技术等,是摆脱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2)调节不同流域的径流量。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3)建设水利工程。为解决我国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的问题,我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仅修建的大中型水库就有8万多座。
四、森林资源
1.森林与环境
森林对人类环境的意义主要有8个方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促进生态平衡。
2.世界森林资源
在距今约5000年前(除南极洲)约2/3的陆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总面积约90亿公顷。20世纪80年代,森林面积不足2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除南极洲)约20%。世界森林分布极不均衡。结合分布图(图1-1),记住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以及温带阔叶林分布的主要地区或者国家。
3.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我国人工林面积(不含台湾省)4666.7万公顷,蓄积量10.1亿立方米。
(1)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
(2)森林面积小,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我国现在是世界上人均林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
(3)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部山区,是主要的森林资源分布地区,而其他地区森林稀少。
(4)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由于采伐多,更新少,造林多,成活少,加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4.我国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我国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加大保护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强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利用;完善管理机制。
5.三大林区
我国的三大林区指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1)东北林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区。
(2)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3)东南林区。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所占比重较大。
6.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
(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地区包括西北、华北、东北的陕、甘、宁、青、新、京、津、冀、晋、内蒙古、辽、吉、黑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40.5%,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2/3以上,这里是我国沙漠戈壁集中分布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造林总面积为7245万公顷,以实现长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的,在中高山河源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在水土流失剧烈的低山丘陵区以水保林和特种经济林为主,在盆地区以两旁植树为主。
(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我国的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千米,跨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区),其中12个岛屿县、沿海县总面积3.7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6%。沿海防护林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海岸线为主线,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以增加森林植被为中心,区别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建立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
(4)太行山绿化工程:国家决定从1986年起用15年时间,对太行山区进行大规模绿化,计划造林359.8万公顷,把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5.3%提高到43.6%。
(5)平原绿化工程:平原地区人口密集,耕地面积达5060万公顷,占全国的38%。
7.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本身,而且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等各种保护地区。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三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四类。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达2012个,总面积为12370.92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2.8%。
五、矿产资源
矿产是指富集于地壳中或出露于地表的达到工业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
1.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矿产资源有80多种,其中产值大、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的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铝土、锌、镍等。这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在发展中国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发达国家则消费了大部分矿产资源。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进入广泛、深入的阶段。尽管当前出现了某些矿产资源枯竭的迹象,但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对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着手进行,对地壳深层的矿产资源也将开发利用。因此,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乐观。
2.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1)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世界已知的160多种矿产资源在我国均已找到,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约有150种。其中,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有钨、锑、锡、钼、锌、钒、钛、稀土等,煤、铜、银、铅、铁、汞、镍等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
(2)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例如,我国铁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但多为含铁30%左右的贫矿。此外,还有一些矿种短缺,如金刚石、铬铁矿、铂矿等。
(3)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例如,四川攀枝花的钒铁矿和磁铁矿伴生,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矿与铁矿伴生。
(4)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而西北很少;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较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广大南方则较少。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虽有集中分布,便于大规模开采的优点,但也给运输带来了很大压力,如北煤南运、南磷北运等。
章节练习
选择题
1.世界淡水资源拥有量最多的大陆是()。
A.南极大陆
B.南美洲大陆
C.欧亚大陆
D.非洲大陆
2.下列关于森林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B.我国宜林地区面积广,树种丰富
C.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横断山区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D.热带雨林生长快,可以大面积、长期地供给人类采伐
3.下列选项中,有世界“锑都”之称的是()。
A.锡矿山
B.锡铁山
C.金昌
D.个旧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B 3.A
以上是河南成人高考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第一章的内容,考生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更多河南成人高考资料,如需获取帮助请联系在线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