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南成人高考的考试大部分都是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纲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考生只要认真复习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本网站整理出高起点化学科目的部分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1.基本概念
①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②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
被还原:物质得到电子被还原。(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物质。
④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⑤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⑥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
2.概念间的关系
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①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②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 → 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 → 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③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④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⑤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4.氧化性、还原性大小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a、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b、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2KMnO4+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常温)
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加热)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KMnO4>MnO2。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如:
2Fe + 3Cl22FeCl3,S + Fe FeS ,
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Fe3+、Fe2+),可判断氧化性:Cl2>S。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简记:左>右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NO3-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NO3-显氧化性;又如KMnO4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注意】:中学化学中提及的“化”名目繁多.要判别它们分属何种变化,必须了解其过程.请你根据下列知识来指出每一种“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风化
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
2.催化
能改变反应速度,本身一般参与反应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应了解中学里哪些反应需用催化剂。
3.岐化
同一种物质中同一元素且为同一价态原子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如: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H2O
4.酸化
向某物质中加入稀酸使之呈酸性的过程。比如KMnO4溶液用H2SO4酸化,AgNO3溶液用HNO3酸化。
5.钝化
块状的铝、铁单质表面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层金属与酸继续反应。
6.硬水软化
通过物理、化学方法除去硬水中较多的Ca2+、Mg2+的过程。
7.水化
烯、炔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的有机物。
如:乙烯水化法:CH2=CH2 + H2O CH3CH2OH
乙炔水化法:CH≡CH + H2OCH3CHO
8.氢化(硬化)
液态油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脂肪的过程。
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后,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等。
9.皂化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
产物:高级脂肪酸钠 + 甘油
10.老化
橡胶、塑料等制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受空气氧化、日光照射而使之变硬发脆的过程。
11.硫化
向橡胶中加硫,以改变其结构(双键变单键)来改善橡胶的性能,减缓其老化速度的过程。
12.裂化
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目的: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比如石油裂化。
13.酯化
醇与酸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14.硝化(磺化)
苯环上的H被—NO2或—SO3H取代的过程。